张晓明(教授)
E-mail :xiaoming.zhang@mail.ccnu.edu.cn
新莆京3969,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华中师范大学ALICE课题组组长、CBM课题组副组长
获国家和湖北省人才项目资助
办公地点:华中师范大学9号楼(主楼)4层408室
电子邮箱:xiaoming.zhang@ccnu.edu.cn
教育经历
2009年9月—2012年6月:法国Clermont-Fd大学,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,博士
2007年9月—2009年6月:华中师范大学,理论物理,硕士
2003年9月—2007年6月:华中师范大学,物理学基地班,本科
工作经历
2017年12月至今:华中师范大学,人才引进,教授
2016年1月—2017年11月:欧洲核子研究中心(CERN),助理研究员
2013年1月—2015年12月:美国劳仑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(LBNL),博士后
2012年9月—2012年12月:法国国家科研中心(CNRS),科研助理
研究领域: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
研究方向:高能核物理实验
学术成绩:致力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(CERN)大型强子对撞机(LHC)的大型重离子对撞实验(ALICE),聚焦TeV能量前沿夸克物质性质的实验和唯象学研究。以核心作者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,其中《Phys. Rev. Lett.》4篇,总引用超2000次。
主导了ALICE上重夸克衰变渺子、非瞬发粲强子、高能喷注奇异化学组份等一批前沿课题的研究。获得对夸克物质内部结构的高精度成像、精确标定了重夸克输运系数,并发现了小系统碰撞中的一批新物理现象,在ALICE探测器升级中做出多项主导贡献。成果多次被CERN高能前沿通讯、高能前沿新闻专门报道,并多次在ALICE网站首页作为亮点成果展示。获评2014中-法联合粒子物理实验室(FCPPL)最优博士论文奖。
获国家及湖北省人才项目资助,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、青年基金,获评华中师范大学“桂子青年学者”,领军华中师范大学人才助力项目。
完整发表文章列表:https://inspirehep.net/authors/1074430
学术兼职:现任ALICE国际合作组合作委员会委员、CBM实验国际合作组理事会成员。曾先后担任ALICE国际合作组物理委员会委员、“重夸克”物理工作大组(300余人)协调人、“重夸克渺子”物理分析组负责人、ALICE渺子探测器物理分析联系人、ALICE探测器升级项目新一代硅像素芯片性能表征联系人等。
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(NSFC)项目函评专家、教育部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,中国LHC物理(CLHCP)科学委员会委员、中-法粒子物理实验室(FCPPL)科学委员会委员,国际TeV物理暑期学校(iSTEP)组委会委员,以及《Phys. Lett. B》、《Chin. Phys. C》、《Nucl. Tech.》、《Nucl. Phys. Rev.》等学术期刊审稿专家。
人才培养:指导出站博士后2人、在站博士后1人,其中1人次获国博委博士后引进项目资助。指导博士学位论文5篇、硕士学位论文6篇,其中2人次通过国际竞争遴选获CERN国际暑期学校资助、7人次获国家留学基金委(CSC)公派留学项目资助、4人次获中-法粒子物理实验室(FCPPL)交换生项目资助、1人次获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项目资助。
与欧洲CERN、法国国家科研中心(CNRS)、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(INFN)、德国赫姆霍兹研究中心(GSI)、以及美国洛伦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(LBNL) 保持常年合作。已有4名博士研究生获上述单位联合培养双博士学位。
教学情况:
主讲研究生专业基础课:《高等分析力学》
主讲本科生专业基础课:《电动力学》、《电磁学》、《大学物理》
专业简介:超高能重核对撞实验的主要物理目标是通过“小爆炸”创造的极端高温、高能量密度条件,研究存在于大爆炸后初期宇宙的原初物质形态—夸克-胶子等离子体(简称:夸克物质)的产生及演化性质。该研究不仅有助与认识初期宇宙的演化历史,还将深刻揭示现今物质世界的深层次结构。被评为本世纪11大科学问题之一。
欧洲CERN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高能物理实验室和研究中心,是国际基础物理前沿研究的重镇,也是尖端技术研发、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国际基地。CERN是互联网的发源地。截至2012年Higgs波色子的发现,与 CERN相关的研究已获7次诺贝尔物理学奖。位于瑞士贝加尔湖畔,全长27公里的LHC是当前唯一具有在TeV高能量前沿下开展高能核物理研究的实验平台。在此前沿能下的重核对撞将产生约为太阳中心温度4亿倍的极端高温,所产生的夸克物质更接近于初期宇宙净种子数趋于零的条件。
由来自全世界40余个国家200余所研究机构的2000余名科研、技术人员组成的ALICE合作组是LHC上唯一专门致力于夸克物质性质研究的大型实验国际合作组。ALICE探测器造价耗资1.8亿瑞士法郎,重达1万吨。专门针对高能重离子碰撞的高辐照环境而设计、研发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。具有当前 LHC 上最高精度的粒子探测能力。自2019年运行以来,ALICE合作组已在如《Nature》、《Nature Physics》、《Phys. Rev. Lett.》等国际知名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400余篇。目前ALICE正处于探测器全面升级后的第三、第四期运行阶段。探测精度较之前提高10倍。其物理目标是从微观动力学特性出发,深刻揭示夸克物质性质。升级后的ALICE探测器具备最高每秒20万次的数据采集性能,峰值数据传输率高达1 TB/s。为满足对海量数据的处理要求,ALICE还拥有分布全球的超大型科学计算网格。提供多至13万个独立计算核心,并采用CPU/GPU混合计算、数据实时在线刻度、同步与异步混合重建等一系列前沿技术。在未来三年,ALICE还计划采用最前沿的柔性硅技术,对内层径迹探测器进行全面升级,以实现对稀有物理信号的精确探测。
中国ALICE组主要由华中师范大学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、复旦大学、中国原子能研究院、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,5家成员单位组成。其中,华中师范大学是最早参与ALICE国际合作研究的单位之一,也是中国ALICE组的牵头单位。华中师范大学ALICE组核心参与了ALICE光子量能器与电磁量能器的建造,以及ALICE前向渺子径迹探测器和第二、第三代内层径迹探测器的升级。